最新糖尿病标准修改,包括诊断标准和用药方案!你吃对药了吗?



最新《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》实用性解读

01、解读一:扩大了诊断标准

过去,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一直是作为血糖监测指标,如今更新了它的诊断价值,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,也就是当HbA1c≥6.5%,也可以判断为糖尿病。

此外,还更新了蛋白尿的诊断价值,将其作为糖尿病风险增加的明确标志。

其中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(UACR)是指南重点推荐的检测方法,UACR<30mg/g为阴性,30~300mg/g为微量蛋白尿,>300mg/g为显性蛋白尿。

注意,不管肾功能如何,只要出现微量蛋白尿,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(CKD)的风险便是中危;如果出现显性蛋白尿,风险就进展为高危。

02、解读二:生活方式干预,依然是治疗的基石

新指南指出,治疗糖尿病,尤其是2型糖尿病,除了药物干预以外,生活方式干预也很重要,是基础治疗措施,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。

大家也知道,饮食、运动、体重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有多么重要,小编总结了一些建议,帮助大家做到健康生活。

患者平时要适当锻炼,避免久坐,一周保持至少150分钟的运动时间,至于运动的方式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,如慢跑、打太极、骑车、快走都可以。同时,远离烟酒,控制盐的摄入量和保持愉悦的心态等。

其中,尤其要注意体重的控制,因为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,超重/肥胖的患者要给自己定个减肥目标,大概3~6个月需要减轻体重5%-10%。

而如果是过于消瘦的患者,应定制一份合理的营养计划,适当增重。

03、解读三:二甲双胍仍是首选,更新并发症联合用药

在降糖药当中,二甲双胍仍然是患者的第一首选,新指南更是强调了它的作用以及合并不同疾病的联合使用。

具体如下:

第一,如果没有禁忌,该药可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,尤其是2型糖尿病,除了进行生活方式干预,二甲双胍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。

第二,如果只吃一种降糖药无法很好地控制血糖,可以尝试2~3种降糖药联合使用,或者考虑胰岛素治疗。

第三,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,无论HbA1c达标与否、是否有个人不适,都建议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心血管疾病获益证据的GLP-1或SGLT2i。

第四,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肾病或心衰,也需要在使用此药的基础上加SGLT2i或GLP-1。

但每个人具体的情况不一样,也可能合并其他疾病,所以具体如何搭配,还需要因人而异,不可一概而论。

04、解读四:血糖控制目标纳入TIR

新指南还增加了“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(TIR)”作为糖尿病的控制目标,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>70%。

这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来简单解释一下。

2型糖尿病人在24小时以内,如果血糖能控制在3.9~10.0 mmol/L,或为3.9~7.8 mmol/L这个范围内达到70%的时间(约16.8小时),都算是合理的。不过,由于个人具体情况不一致,所以还需要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。

TIR是监测血糖的重要指标,虽然说不能完全代替HbA1c,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血糖变化,减少血糖波动的影响,预防并发症。据研究,TIR每下降10%,微量白蛋白尿风险增加40%,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64%。

据统计,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和健康人群相比约减少9年,发展到最后,约有70%的患者可因心梗、脑梗、冠心病、肾病等并发症导致残疾,甚至死亡。

所以对于糖尿病,患者一定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,严格遵从医嘱服药,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,只有这些都做好,才能有效控制住糖尿病。

中器华康 版权所有 2008-2020 京ICP备15061687号-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795号 (京)-非经营性-2019-0122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号 京海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0715号 京海食药监械经营许可20170320号